小区物业不能再强制安装人脸识别门禁 最高法解释红线明确

2021-07-28 17:20 来源:凤凰网科技

文字| AI财经社吴迪

编辑|赵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规范人脸识别。一位安全人士告诉AI财经:“政策越来越紧。”

宾馆商场小区物业用人脸信息有限制

近两年来,人脸识别滥用问题不断引起公众关注。

7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新闻发布会并答问。

根据公布的信息,为了规范信息处理活动,保障人脸识别技术的合法应用,最高法明确规定了人脸识别可以使用的“五种情形”:

小区物业不能再强制安装人脸识别门禁了,最高法作出解释明确红线

同时,最高法还规范了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包括营业场所、公共场所、住宅物业和应用。此外,加强了对未成年人面部信息的保护。

根据最高法解释,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识别或者分析,应当认定为侵犯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

住宅物业为了收集人脸信息,必须依法征得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同意。住宅物业不得违反“告知同意”原则,不得以智能化管理为由侵害居民人格权益。

对于申请请求信息权的强制行为,最高法规定,申请信息处理人在取得个人同意时,“必须单独取得人脸信息处理活动的个人同意,但不能以一揽子告知同意的方式取得个人同意”。

关于未成年人面部信息保护,新规规定,信息处理者处理未成年人面部信息时,必须征得其监护人的个人同意。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年龄定义为14岁以下。

人脸识别技术滥用事件引发消费者抗争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消费者的抗争。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披露,不少商家在未告知或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获取客户的人脸识别信息。

小区物业不能再强制安装人脸识别门禁了,最高法作出解释明确红线

图/视觉中国

去年下半年,一位戴着头盔的看房者进入南京的售楼处,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房地产公司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只是公众人脸隐私被侵犯的冰山一角。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依靠人脸识别系统对客户进行识别和分类,可以有效提高销售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0年6月,浙江科技大学副教授郭冰起诉杭州野生动物园。起因也是“强制人脸识别”,所以只能扫脸入园,不激活人脸识别系统甚至不能退卡退费。该案一审判决显示,郭炳生起诉称商家无权强制消费者配合人脸识别管理。

也是在去年年中,微软、亚马逊、IBM相继叫停人脸数据服务。其中,IBM已经彻底停止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滥用导致大量人脸数据流入黑色产品。据央视此前报道,2元钱可以在黑市交易市场买到上千张照片。这些照片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精密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30%的受访者因人脸信息泄露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今年7月,“人脸识别必须穿衣服”一词出现在热搜上,一些数码博主提醒人们在使用手机App的人脸识别功能时要穿衣服,防止隐私泄露。

为确保人脸数据安全,去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号文作出了专门规定,明确了要求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