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突破132万 累计交易金额345亿元

2021-08-11 17:12 来源:凤凰网科技

日前,北京启动新一轮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消费者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在很多商家消费。图为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引导消费者开启数字人民币钱包。新华社记者陈忠宇摄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谈到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时,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研发。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R&D工作组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R&D进程白皮书。如今,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在多地启动,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积极推动了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

试点规模有序扩大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开始试点测试,去年10月又新增了沪、琼、长、Xi、青、大。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规模正在有序扩大。

近日,在中国数字人民币R&D进程白皮书媒体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介绍了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最新成果,称:“截至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邀请的白名单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个人钱包2087万个,公共钱包351万个,累计交易数7075万笔,金额345亿元。”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132万个,兼顾线上线下,覆盖批发零售、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政府支付、税收征收、补贴发放等领域。

参与机构还结合试点地区实际,打造特色鲜明、亮点鲜明的应用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比如今年4月,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提出,通过全面覆盖超市、酒店、政府食堂等消费场景,将永兴岛打造成“数字人民币消费岛”。5月,数字人民币首次应用于跨境进口电商支付场景,由海南省跨境进口电商企业使用支付。

数字人民币也将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据范一飞介绍,北京冬奥会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主要聚焦北京冬奥会食品、住房、交通、出行、购买、娱乐、医药七大重点领域的支付服务需求。冬奥会将试点无人卡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等可穿戴支付设备。

提升支付体系安全

在很多尝试过数字人民币的消费者眼里,他们可以用手机刷卡支付商家。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似乎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没有太大区别。但事实上,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根据修订草案《中国人民银行法》(征求意见稿),“人民币包括实物形态和数字形态”。就经济价值而言,数字人民币相当于真实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指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当于“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里面的“钱”,两者不在同一个维度。

“数字人民币将为公众提供一种新的通用支付方式,可以提高支付工具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数字人民币主要基于现金支付凭证定位,主要用于零售支付,旨在提升金融普惠水平,借鉴电子支付技术和经验,形成有益补充。”穆长春说。

穆长春还指出,数字人民币具有一定优势。首先,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安全级别最高的资产。二是数字人民币可以不依赖银行账户进行价值转移,支持线下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便捷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特别是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社会环境、居民的支付习惯、年龄结构、保障要求等因素决定了实物人民币具有其他支付方式不可替代的特点。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物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将长期共存。

从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实施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钱包基本以App的形式出现,也支持线下支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洛瑞表示,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设计方便了所有场景的线上线下应用,满足了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避免了“数字鸿沟”带来的使用障碍。其中,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实现数字人民币相关功能,基于IC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服务。有助于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操作智能手机不方便的问题。

“在未来的数字人民币产品设计中,我们会充分考虑特定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降低使用难度。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深入研究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包容性。”洛瑞说。避免数字鸿沟

(记者 李 贞)原标题:

延伸 · 阅读